大连市
[切换城市]
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中国冷链物流北方基地
2011-11-15    来源: 制冷网

近日,据记者了解到,天津滨海新区数十个万吨级冷库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中,众多国内外从事冷链物流冻品加工物流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纷纷进入新区,力争尽快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我国北方冷链物流基地。在这一领域,新区的目标是向发达国家看齐。

冷链市场“蛋糕”越做越大,构建一体化物流供应链已初具形态,目前以水产品、畜产品、果蔬为代表的冻品基地冷藏运输日渐升温,大宗低温物流配送产品年交易额近百亿元。随着新区港口通关速度的加快以及腹地需求的拉动,冷链物流产业这块“蛋糕”将会越做越大。据了解,最近不少国外冻品贸易商放弃在上海或青岛口岸登陆,纷纷进入天津口岸寻求合作伙伴。

中心渔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说,“国家专项规划的出台给涉及冷链物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商机,目前我们也在研究新规,力争把先进的运营企业以及技术吸引过来,努力构建从冷藏船舶入港到消费终端的一体化物流供应链。”

据了解,目前新区数十个万吨级冷库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中,为冷藏船舶到港后提供最佳的储运平台。如中心渔港万吨级示范冷库项目将于9月完工,中心渔港还将规划建设冷库总储量30万吨以及相关的水产品交易市场。而位于东疆保税港区的大洋冻品交易市场将立足国际冷链物流产品的分拨、中转与储藏。新加坡一家企业集团还与中心渔港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并运营冷链食品加工物流基地。

“新区在打造北方冷链物流基地的过程中,应向着‘全程化、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焦志伦表示,“全程化是各个物流环节的冷链无缝衔接;专业化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应占到冷链物流市场的多数份额,而不是生产企业自营冷链物流;精准化是冷链物流服务应该根据产品、天气、地区、设备差异等提供温度精准调节和封闭运作能力,保证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延长保鲜期。”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等标准正在报批阶段,预计明年实施,这将使冷链物流产业“有尺可依”。新区相关部门正在通过规划、标准等规范整个市场,力争使船舶进港到消费终端做到全程冷链无缝对接,物流企业实现京、津、唐地区1小时冷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