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进口需求呈现井喷趋势。随着天气转冷,对煤炭需求量激增,国内多地出现煤炭供应紧张。中国电力超过70%源于火电,如何增加电煤供应,保障电厂用煤,成为解决电荒的关键。从国外进口是一条重要煤炭运输通道,但电煤只有顺利装卸、外运,才能变成热变成电,温暖千家万户,港口的运输能力正在接受考验。
保电煤、缓电荒,为缓解燃“煤”之急,莆田边防检查站建立了“出入境零等待”保障机制,实行24小时全天候“坐等服务”,实现船舶到港后即可装卸作业。该站还借助港口物流科技手段,推行“网上报检”、 “QQ报检员之家”、海港“一证通”等服务,为民生工程顺利过“冬”创造“暖”环境,全力保障通关速度。同时,他们在执勤现场发放“气象温馨提示卡”,提醒服务对象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当天上午,连续一周加班加点的检查员沈晨武手上还拿着对讲机,带着沙哑的嗓音说,再“白加黑”干二天,这七万多吨进口电煤即可卸载完毕。连日来,边检部门和码头装卸工人坚持“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就卸,来多少卸多少”,昼夜奋战。据了解,这些进口电煤主要供应华东电网骨干企业秀屿火电厂,仅日前巴拿马籍“海运莆田”号运进7.2万吨进口电煤,可发电1.7亿千瓦时,相当于近5万个家庭一年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