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呼和浩特的阳光依旧火辣灼人。一名光着膀子的汉子,站在卡车后厢高高的货堆上,卖力甩动着肌肉发达的胳膊,将成袋的货物娴熟地扔进火车车皮内,大颗的汗水不停从他身上滚落,蹦在地上,摔成亮晶晶的几瓣水珠儿。
这名汉子是呼和浩特阜丰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丰物流)已雇用了两年的装车工。9月7日,当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呼钢铁路专用线(以下简称呼钢线),就铁道部拟推行的铁路货运“实货制”改革试点进行采访时,首先就接触到了这名装车工。
“你问‘实货制’有啥影响?”这位大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俯视着卡车下的记者:“以前一天装个两三车,能赚一百来块钱,现在一天装个四五车,一天赚两百来块钱。”
呼和浩特铁路局正在试点的“实货制”改革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它的意义显然不在于装卸工每天能多挣多少工钱,在试点辖区内大多数货运大户们的眼中,这一改革可算是一个巨大的利好,部分企业7月至8月发车数量较前期翻番。阜丰物流公司的王姓总经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身为物流企业,运输的时间越长企业就越没有竞争力。由于市场行情每天都在变化,今天运出去和下周运出去,“这个效益就大不一样”。
当天提报当天受理
“我们自己在网上填报订单,几分钟就能下来。”多年来一直为伊利承办物流业务的郑云霞对记者说。她所说的网络平台,即指“呼和浩特铁路局铁路物流服务平台”。
为了说明网络申报的方便、快捷,郑云霞让记者操作了一次网络提报订单:点击该平台后选择“业务受理”,按要求填齐相关信息,最后点击“提报订单”。记者发现,几十秒钟后,电脑屏幕显示出申请成功的订单号。
在网络平台上申请车皮,正是呼铁局试点货运“实货制”带来的变化。
呼和浩特铁路局运输处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平台申请“实货制”办理货运业务的客户,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比如当地农民想通过火车货运的方式运送自己种的土豆,都是可以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对订单申请人设置任何门槛,不管你的职业、公司是什么,对自然人、企业同等看待。”他说。
记者从呼市西货场(注:当地人对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站货运车间的俗称,该单位专门负责网络平台“实货制”订单的办理)了解到,7月15日开始试点网络平台受理白货(除煤炭、焦碳以外的货物)整车业务,8月15日开始试点受理煤炭、焦碳整车业务,车皮类型包括敞车、篷车、毒罐车、保温车等。
上述呼铁局运输处人士表示,货主申请整车数量后,调度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搭配、调度相应车皮,既有可能是同种车皮,也有可能是不同车皮的“混搭”。
有助于堵漏车皮谋私
“实货制”试点推出时间不长,但试点方案、流程设计及程序的开发时间更短。呼铁局软件开发部一名工程师告诉记者,设计此服务平台的研发团队从6月15日接到任务,7月15日试点开始运行,在此期间每天几乎都是早8点上班,夜里12点以后回家,天天和相关业务部门碰头,根据业务部门的意见反复修改、调整。截至9月初,科研队伍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每日交流会议仍未停止。
一位不愿署名的呼铁局内部人士也坦承,实货制的流程、系统程序还没有完全完善到位,但铁道部要求加快推进试点,这可能与此前铁路系统不少官员栽倒在“车皮分配”上有关。
在铁路系统中,呼铁局和太原铁路局管内的山西、内蒙古和陕西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炭需要外运,而运力的紧张导致煤运车皮成为最紧俏的资源。不过,“实货制”的试点最先放在呼铁局进行是否与此相关,记者未能从铁路系统得到官方的证实。
但记者通过实地采访还是感受到,实货制的公平、快捷除了减少“人情车皮”以外,确实提高了铁路部门的运行效率。呼铁局西货场的月度报表显示,今年8月发车总数、发送吨数、卸车数和收入等各项数据环比增长分别达到14.96%、18.35%、3%、22.78%。
企业反馈
铁路请车比以往容易多了
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 (以下简称三联化工)物流运输处副处长吕鹤对“实货制”改革赞不绝口。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点“实货制”以来,不仅能在相关网站上看到自家企业提报的货物、发车数,还能看到其他所有企业货主的发车数及货物名称,感觉更透明、便捷了。“试点之前,每个月的前半月去提报月度计划,提报之后等到月底才能批,很多时候还一无所获。”
记者在糖线铁路专用线三联化工调度室了解到,以聚氯乙烯(PVC)为例,今年4月份共提报了100多车的整车申请,最后形成装车的只有29车;5月共发21车,发送货物吨数1240吨;6月共发62车,发送货物吨数3550吨;然而自从7月15日当地开始先由白货运输实行“实货制”改革试点以来,7月当月共发133车,发送货物吨数7556吨;8月共发85车,发送货物吨数4762吨。这也表明,试点改革以来的发车总数远高于5~6月。
吕鹤表示,以前铁路请车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阻碍。“试点以来整个情况好转,基本上是申请多少有多少,不能说绝对没有差额,如遇特殊原因、不可抗力因素等,但今天满足不了的运力,隔两天再申请也能满足。”
三联化工的主要产品是聚氯乙烯、氢氧化钠和铝锭,年产量分别达到10万吨、2万吨、8万吨。“像我们的产品市场变化有时特别大。”吕鹤说,货物晚发一天,就有可能掉价100元~200元/吨。以前申请的计划要么等批复的时间太长,甚至有时还申请不到,这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在试点网络“实货制”后,当时提报计划马上就能批下来,在提报的过程中就能把要发出的货物准备好,整车一到立即装车运走,马上就能售卖。
新征物流一名霍姓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试点前订单提报申请失败的概率超过30%;而在开通网络平台后,订单提报申请失败的概率下降至10%。
存在问题
集装箱业务暂未通过网络平台受理
试点之初,只要通过网络平台提报订单,即进入直接受理阶段,系统都会处理分配车皮。但实际操作中,曾出现过部分提报订单最后又不去装车运的情况,导致一批废订单的出现,令当地铁路部门难以及时了解货源,给铁路运输资源的调配造成了影响。
随着试点的推进,呼铁局增加了一项新规定,即在提报订单后企业须提供企业资质,个人须要提供身份证,在5日之内去西货场发运站办理确认手续,车站与用户核实:营业站办理限制、特征代码、货物规范品名、匹配的车数和吨数,确定上货时间和货位。
呼铁方面表示,5个工作日内未与发运站办理相关手续的,将视为放弃该服务订单。
上述人士建议,如果是经常申请火车货运的企业、个人,可以注册为内蒙古资源网的会员,注册过后,下次提报订单时,就不必重复填写和上次相同的发货人信息等,尤其对很多大企业来说,每一笔订单涉及上百近千的发货量,如果不注册,重复填写发货人信息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
记者从呼铁局还了解到,目前该局不再受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货主拼凑运货的零担业务,如有货主想办理零担业务,须通过中铁快运。同时,集装箱业务仍通过原有方式办理,网络平台的受理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市场影响
物流成本下降后业务量明显提高
运输的车皮解决了,很多企业的业务量相应地水涨船高。
新征物流上述霍姓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的发货量比前期翻了一番,原来每月平均发车数不超过60,7月和8月平均发车数已超过100。
阜丰物流也是业绩提升的物流企业之一。该企业负责网络订单提报、货物装车的侍军华向记者证实,今年4~5月份平均发车100左右,从7月15日,呼市开始试点“实货制”受理白货整车业务以来,今年7月、8月每月发车超200车,公司利润增加介于20%到30%之间。
侍军华说,原来花费半个月周转的资金成本,现在7~8天就周转完毕,经济回报自然提高,8月比7月装车数增加了60车左右,运输量增长接近30%,净利润环比增长20%左右。
货运大户三联化工的变化也非常明显。吕鹤告诉记者,今年7月销售回款不到1亿元,8月则超过1.1亿元。“按计件工资来算,过去发的车皮少,工人留不住。”他表示,随着发车数的增加,装卸工人的雇佣数量随之增多。
今年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实体经济比较艰难,三联化工自然也受到冲击。“需求不旺,价格也低,PVC目前是6000元/吨,原来最高能卖到9000元/吨。还好 ‘实货制’帮了企业的忙,销售价格虽然上不去,但成本控制下来了。”吕鹤表示。
前景展望
配套一站式服务实现“一票达海”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自这项改革试点以来,提报订单的仍以大企业为主,如三联化工、阜丰物流、伊利、蒙牛等,但在月度订单统计上难觅“小散户”的身影。
由于铁路最低载重规模的车皮最大能容纳58吨货物,部分小散户一次发送的货物全部加起来,可能都达不到上述载重车皮的标准,但运费仍按58吨的规格收取。基于性价比的考虑,一些小的物流企业会优先选择公路运输。
华通物流统计经理申怀庭对记者表示,不仅仅是一些小散户倾向于选择公路运输,部分企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有时候也会优先选择公路运输。例如白货中的食品,如果企业货主用卡车将白糖、牛奶之类的产品运送到火车专线,再采取人工或机械的方式转运货物,抵达目的地后再次卸货,这个过程属于二次卸货,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给货物带来损伤。因此,基于食品的特殊性,企业货主有时候也会倾向于选择公路运输。
和阜丰物流、新征物流等企业对“实货制”的感受有所差异的是,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信普誉物流、华通物流,表示“实货制”暂时还没有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影响。
不过,当地物流行业对“实货制”基础上的货运“一站式”服务还是充满了期待。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除了试点“实货制”之外,呼铁局在其管辖范围内还将建设无水港,借助津、蒙两地间铁路运输通道,将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将港口办理手续和部分港、船收费项目在建设的无水港“一站式”核收完毕,铁路手续、航运手续一次办齐,实现一票达海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