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36万公里。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是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化的道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公路物流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速度世界罕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高速公路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标记。在当时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中,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增长幅度之大世界罕见:1995年,我国高速公路达到2141公里;1998年末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位;1999年10月,突破了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末,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末,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比世界第三位的加拿大多出近一倍。近3年多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公里,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这组跳跃增长的数据,不仅反映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就,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交通建设大发展的呼唤。
许多人对20年前的“出行难”仍记忆犹新,我国铁路、民航、公路运输全面告急,全国公路汽车平均时速只有30多公里。“让中国的汽车车轮快速跑起来!”“赶快修建中国的高速公路!”有识之士发出了呼声。
1988年10月,长度为18.5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国内地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酝酿了十年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终于在1987年开工,1993年建成;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国家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十多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已覆盖了所有省份,贯通祖国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网去年建成,成为人流物流的主动脉。
综合国力的体现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骄子,不仅仅是速度和效率的代表,而且已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成为衡量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技术标准高,造价高,一般每公里耗资1000万元至3000万元。以京沪高速公路为例:累计投资393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3000多万元,由沿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六省市分段组织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公路建设几乎没有“计划内”投资,其建设资金主要靠挤占用于公路养护的养路费。1984年年底,国务院决定对所有新增车辆征收车辆购置附加费,提高养路费标准,贷款修建的公路可以收取通行费。随着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资金从主要依靠交通规费发展到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和有偿转让收费公路经营权及利用外资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在国家几乎没有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1997年的投入水平是1200亿元,到1999年超过了2157亿元,2004年以来,每年都突破了4000亿元。
国运兴,交通兴。高速公路大发展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显着提高。
为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跑道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运输管理处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国每天有900万辆货运汽车跑运输,有69.1万辆客运班车,每天运送旅客近4000万人次。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高速公路仍在快速建设中。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网将要达到8.2万公里,可以覆盖10多亿人口,接近高速公路世界第一的美国8.8万公里的规模,将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腾飞跑道。
条条高速公路的建成联网,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充分竞争,为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两番提供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