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
[切换城市]
我国冷藏车制造业任重道远
2011-03-11    来源: 中铁物流网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藏、保温汽车在我国逐步开始发展起来,近几年发展加快。目前,全国冷藏车、保温车厂家已增加到近80家,全国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超过了3万辆。但是,我国的冷藏、保温车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保持平衡的厂家较少。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环保、安全、效率和审美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货车厢式化和厢式车专用化与多功能化的倾向已日见明显。不仅厢式物流车结构趋于多种多样,如厢体结构有硬体的和软体的,有后对开门的和翼开门的,还有带液压升降尾板的;而且其用途也更加广泛。遗憾的是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国产冷藏、保温车的品种和型号还很少,还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特别是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修建,重型车和半挂车的市场需求会很快增加,增加品种,注重节能和环保将成为冷藏、保温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毫无疑问,既节约能源又无污染、无噪声的冷板制冷技术将会成为今后制冷方式的主流。

        国产冷藏、保温车厢式运输车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厢式车结构大体相同,但在密封性和耐久性方面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在板材的选取上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国产的主要为聚氨脂复合板、胶合板、金属骨架附蒙皮等,而国外则选用蜂窝夹层板、聚丙烯板、高强度PVC板、聚氨脂复合板等。这些板与胶合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代表了世界厢式货车的发展方向。在连结方式上,国产车主要是螺钉紧固连接和焊接,而发达国家却用型材扣接加高强度胶粘接等。这种连结方式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耐久性好,值得借鉴。尽管冷藏、保温车厢内布置情况基本相同,但发达国家的厢式车针对性很强,为装载不同的货物配备了不同的装置,使之更适合于用户,更方便用户。目前,国内冷藏、保温车的结构大体有两种:板块拼装结构和整体注入发泡结构,可以装侧门,也可加装隔板形成多仓,已分别用于冷藏和保温。其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各项性能指标和密封性能等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厢内布置方面,发达国家的冷藏、保温车地针对性更强。他们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开发出适合各种装载需要的配套车型及厢内布局,如在厢内增加通风装置、悬挂装置、制冷装置、厢内货架、物品固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