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初期,通常是采用通用车辆(主要是敞车)来装运集装箱。如我国50年代投入使用的总重3t 集装箱和70年代研制和投入运用的总重为5t 的集装箱(高2450,宽2000,长1220 一1285),分别采用30t、50t 和60t 敞车(砂石车)来装运。由于敞车侧板较高,装卸作业时需要提升,影响装卸作业效率;另外,在装卸过程中集装箱容易碰到敞车的侧板和端板,造成箱体和车体的损坏。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集装箱在车没有加固,可能会使箱体窜动,损坏箱体和车体,同时还会造成货物总重心的偏移。由于敞车在装运集装箱时存在上述问题,所以发展适合装运集装箱的专用车辆势在必行。
铁路集装箱专用车在国际上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二次大战后至50 年代末,是平车改造的时期。由于战后各国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兴起,普遍感到使用普通敞车装运集装箱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保证运输安全,采用了平车改造的办法。在旧有平车的基础上,增设集装箱紧固装置。这样装卸集装箱时降低了提升高度,提高了装卸效率,并能保证运输安全。
2,60 年代初至70 年代末,是集装箱专用车的发展时期。60 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国际标准大型集装箱的发展,促进了集装箱专用车的产生。这种车辆通常是骨架式结构,在支承面上设有固定集装箱的紧固装置,车辆长度也比普通车辆长,通常是19.7m ( 60ft )长的集装箱专用车(装载2 个14.8m ( 45ft )或3 个9.2m ( 28ft )的集装箱)。这个时期的车辆通常是多用的,既能装国内集装箱又能装国际集装箱,既能装通用集装箱又能装拖车式集装箱。
3,80年代以后,是集装箱专用车向多样化发展的时期。在80 年代以后,为了适应国际多式联运的要求,车辆由进一步向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出现了集装箱绞接车组和双层集装箱专用车,在这些车辆上采用了高速防摇减振转向架和先进的制动系统,以提高列车速度。此外,为了加快铁路和公路的联运,还出现了公路铁路两用集装箱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