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大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已列入“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
为解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大计,前不久,黑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率领由省直有关部门同志组成的调研组,一路南下西行,探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
(一)一路南下,调研组先考察了我黑龙江一重集团大连棉花岛出海口基地和天津重工有限公司、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公司。
在这里,令人欣喜地看到,为更好满足核电、石化等超大重型装备组装和运输的需要,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一重、哈电积极调整产品生产布局,已经先后在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天津等地建立了新的临海生产基地,并将发展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产品作为产业发展重点。
目前,哈电已经具备AP1000和二代加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在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及辅机成套制造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重在核岛压力容器、核岛锻件、常规岛锻件方面的业绩和制造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市场占有率80%;在核电站用钢冶炼、大锻件制造及焊接工艺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在一重集团和哈电临海基地,调研组一行亲身感受到了核电和燃气轮机等装备生产为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一重、哈电通过建设临海生产基地和在中心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的举措,基本完成了核电制造产业布局调整,解决了大件产品组装运输和招揽人才两大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路西行。四川德阳。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企业之一——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电已形成水电、火电、风电、核电、燃机“五电并举”的产品格局。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居全国第三。
步入东电科技展厅,展板上的几组数字令人惊讶:东电有职工25000人,科技研发人员5000人,占职工总数的20%,利润30多个亿,研发投入14个亿……
东电把近一半的资金都投放到新产品的研发上,企业发展后劲会小吗?这些是我省企业所不及的。
一路南下。上海。走进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所见所闻,让人不得不承认:在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上,这位同行“老大”又“捷足先登”了:10多年来,销售收入始终位居全国装备制造业第一位。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60亿元,其中能源装备占总销售收入70%。
(二)看项目,谋发展。目的在“谋”。
走出去,看看“人家”的日子,省政府调研组这一步“走”得精彩——不仅看到了自身的基础、能力,还找到了与同行们的差距,更难能可贵的是“谋”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找差距。中国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上海、黑龙江和四川,当初堪称“三足鼎立”。当今我省“步伐滞后”,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军地位”正逐渐丧失。
我省落伍了。这是专家们的共识。
差在哪儿?
差在发展理念。东电、上电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强于我省企业,我省个别企业市场前瞻性不够,产品结构调整缓慢。
差在核电装备成套能力。上电核电制造任务已不同程度参与了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所有项目,东电在二代改进型反应堆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我省哈电与一重未形成成套供货能力和牢固的核电联合体。
差在核岛主设备业绩。上电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核反应堆主设备的市场占有率100%,东电已经实现由分包商向设备总承包商的转变,而我省一些主设备首台套制造正处于攻坚阶段。
差在资本运作能力。东电通过要约换股实现A股整体上市,三次增发共募集126亿元,上电通过H股、A股上市融资45亿元,而哈电至今未回归A股市场。
差在发展环境。东电、上电依托专业化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形成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我省缺少重型装备产业基地和园区,缺乏集聚效应,自身优势不能完全发挥。
话基础、论能力。一重依托大型铸锻件优势,投资14亿元在大连建设核岛主设备制造基地,明年投产后,具备年产5套核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稳压器的供货能力。成立“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究所”和“一重设计研究院”,分别开展能源装备材料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和工艺技术研发。
哈电规划投资45.2亿元,重点建设哈尔滨三大动力基地、开发区泵阀基地和秦皇岛重装基地三大核电制造基地。哈电集团北京中央研究院正在筹建中。2013年,秦皇岛重装基地核岛主设备制造能力将由现有年产2套提高到4套,2015年,常规岛及辅机产品供货能力也达到6套。
哈电在已招标的14台AP1000常规岛机组中,中标10台,占国内市场72%,在22台AP1000蒸汽发生器项目中,中标8台,占市场份额的36% 。目前,哈电、一重累计签订核电设备合同分别是188亿元和84亿元。
被誉为机械制造领域中“皇冠上的明珠”的燃气轮机,是发展下一代洁净煤发电技术和天然气长输管道燃驱压缩机组的关键设备。东电、上电的优势并不是很大,我省发展燃气轮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拥有哈尔滨汽轮机厂、东安公司、703所、哈工大、哈工程等国内一流的燃机产品生产、研制和基础研究单位,涵盖了从微型燃机、中小型燃机到重型燃机完整的产品系列。
总体看,一重、哈电通过建设临海生产基地和在中心城市建立研发机构的举措,解决了大件产品组装运输和招揽人才两大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奠定了赶超的基础。随着AP1000依托工程进入招标和实施阶段,哈电有机会缩小同上电和东电的差距。我省核电制造产业布局调整基本完成,有基础、有条件迎头赶上。
谈机遇。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正处于战略升级,发展势头强劲;国家已确定依托703所和哈尔滨汽轮机厂开展30MW燃压驱动机组国产化攻关工作;目前,我国以浙江三门、山东海阳的四台AP1000核电机组为依托,指定哈电、上电为引进消化吸收主体,开展第三代核电国产化工作;省政府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列入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
(三)一路南下,一路思考,一路探讨。正视了问题,认清了形势,统一了认识——“十二五”,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省核电、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起步虽晚,但有基础、有能力、有机遇、有希望。
求发展,调研组又支出步步高招——
关于人才。积极支持一重在省内中心城市建立研发中心,改善高层次人才科研和生活条件。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现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关于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协调铁路、公路等部门满足企业运输需要,提高江海联运能力,帮助企业解决大件运输中遇到的困难。改善进出厂区道路,加强电力、天然气等燃料供应。
关于产业发展定位。要保持我省4套核岛、常规岛生产能力。确保一重在核电铸锻件上全国第一,巩固现有主导地位。
关于配套产业发展。围绕哈电、一重的配套需求,谋划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坚持风电产业“以市场换产业”的发展思路,核电、风电、燃气轮机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配套企业享受我省出台的“厂中厂”政策。
关于财税扶持政策。在省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给予贷款贴息等支持。研究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关于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哈电集团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尽快回归A股市场。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关于组织推进。尽快明确3年、5年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全力组织推进。
关于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哈电和一重要保质保量完成首台套研制任务。企业内部要加大研发、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力争形成产品生产有效分工、市场开拓密切配合的核电联合体。
思路已定。调研结束的总结会上,杜家毫提出: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积极促进火电、水电为主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向核、气、风、水、火“五电”并举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