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
[切换城市]
巴塞罗那联姻上海港 南欧复苏借力中国
2010-09-07    来源: 中铁物流网

一个庞大的西班牙商团出现在中国上海,寻求走出金融危机的中国助力。9月2日,随团访华的巴塞罗那港务局主席柏裘迪(Jordi Valls)告诉记者,该局已和上海港务局进行了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在两年前合作备忘录基础上,尽快建立项目执行团队,推动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柏裘迪进而解释说,巴塞罗那方面“希望可以和上海港务局交换在进出口服务方面的资源,同时在邮轮码头业务上开展合作。”

巴塞罗那被喻为地中海“首府”,其邮轮码头排名全球第四、地中海第一。

2008年危机肇端时的数据显示,巴塞罗那吸引的外国投资中,80%来自欧盟国家,而来自中国的投资只占总额的1%。然而,随着近来本国以及整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巴塞罗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并把目光投向了经济强劲增长的中国。

无独有偶,西班牙首相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也于8月30日至31日访问了中国。访华期间他曾对记者表示:“西班牙和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联系,对我们的增长有支柱性作用。”

争夺中国:南北欧港口竞争激化

欧洲港口之间的竞争历来很激烈。中国每一公里海岸线就拥有533平方公里内陆市场,而在欧洲,每一公里海岸线仅享有112平方公里内陆市场。这造成了众多港口必须共享同一片内陆市场的局面。

南欧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国家是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策源地,其经济表现弱于欧洲平均水平。8月13日,西班牙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西班牙经济今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0.2%,增速低于欧盟和欧元区整体水平,而第二季度失业率则攀升至20.09%,创13年以来新高,是欧盟平均失业率9.6%的近两倍。

这迫使巴塞罗那等南欧港口在市场上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亚欧航线,特别是中国业务,更成了南北欧港口争夺的焦点。

在上海期间,西班牙商团特意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西班牙庞比犹法布拉大学和西班牙东西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的报告。报告指出,从上海到里昂的船舶运输,如果在巴塞罗那上岸,将比在鹿特丹上岸缩短2%的航程,节省21%的成本费用,并减少22%的二氧化碳排放。

柏裘迪在和本报记者的交流中,特别强调了巴塞罗那等南欧港口对中非合作的意义。从2001年到2008年,中非贸易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068亿美元,2009年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超过50亿美元。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南欧港口对中国和东北非的合作有着战略意义。

目前,巴塞罗那在争夺中国业务的斗争中,已有所斩获。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61.50 0.90%]港口集团购买了巴塞罗那一个集装箱码头的经营管理权。

受益于类似业务,2010年前三个月,巴塞罗那港口的进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有15%的增长。

巴塞罗那商会主席Josep M. Cervera向本报记者表示:“巴塞罗那是南欧最大的城市,连通南欧各个经济要塞。不得不承认,经济危机对地中海沿岸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巴塞罗那已经连续三到四个季度出现了经济增长,经济复苏的势头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