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作为我国北煤南运主要枢纽港的秦皇岛港,每年都会在用煤淡季时用煤炭“压港”,如3月上中旬煤炭库存长时间处于800万吨以上的高位,用煤旺季时“压船”,而且,煤炭专家和港口工作人员早已对这种周期转换习以为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北方港口煤炭发运能力有限,致使煤炭供需和运输的不均衡。因此,与煤运通道相配套,我国正加速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煤炭装船港口,提高煤炭发运和储存能力,以有效解决沿海煤炭运输不均衡的问题。
在各发煤港口中,大秦线主要运晋煤,从秦皇岛港下水,秦皇岛港2009年实现吞吐量2.43亿吨,其中煤炭吞吐量2.1亿吨,约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一半,已接近其年设计通过能力2.56亿吨;第二通道神朔黄线主要运神府东胜煤,主要从黄骅港下水;与第三通道配套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共分三期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为2亿吨煤炭运量。曹妃甸煤码头一期工程拥有5—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已经投产。曹妃甸煤码头二期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和临建施工。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出海口——日照港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日照港现有煤炭装船能力4500万吨/年,焦炭装船能力1000万吨/年,已经满足要求。根据晋煤出海南通道项目建设的规划,日照港将分阶段在石臼港区建设配套码头,最终日照港石臼港区煤炭装船能力将达2.25亿吨/年。”
根据远期运量需求,日照港还可在岚山港区规划建设大型煤炭集疏运基地,满足煤炭运输发展需求。
此外,煤电长期“顶牛”使得发电企业在全力争取煤炭资源、增加煤炭自给率的同时,也开始积极投资煤码头。目前,华能、大唐、国电等国有大型发电集团正着手建设辽宁省葫芦岛、锦州、营口三个紧邻港口,以打通蒙东能源基地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运输通道,有的已经开工建设。这将提升“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能力,加快煤炭外运,减少沿海煤运忙闲不均的现象。
有专家表示,未来5—10年,我国煤炭装船港口将形成四大家齐头并进的局面,秦皇岛、唐山(包括京唐老港区、国投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两港以山西北部、内蒙西部为主要货源腹地,以大秦线、第三通道为依托,成为动力煤的主要出海口;日照港将以山西南部炼焦煤为主要货源腹地,以山西中南部铁路为依托,成为炼焦煤的主要出海口;辽宁省葫芦岛、锦州、营口三港也能成为2亿吨煤炭下水港,以内蒙古东部煤田为主要货源腹地,成为褐煤的主要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