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跌价——对于任何商品而言,这无疑都是一种销售尴尬,而这样的尴尬如今正被中国的煤炭销售市场演绎。
在煤炭行业,八九月份本应是仅次于“采暖季”的第二销售旺季,市场上的煤炭是“愁挖不愁卖”。可是2010年的煤炭市场却有些反常,截至8月15日,秦皇岛港煤炭场存量为734万吨,创历年来同期高位,而港口的煤价却连续三周出现下跌。在山西省大同地区,8月16日,6000大卡动力煤坑口不含税价格(含三金)在455元/吨,而上周则为470元 /吨。
有中国煤炭销售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秦皇岛港煤价以及煤炭主产区煤价在旺季出现连续下跌,这加重了之前市场对于国内煤炭产量过剩的担忧,产能与产量过剩的警报在煤炭行业又一次拉响。
今年夏天无“煤荒”
由于国家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行业的调控,各地加大炼铁、炼钢、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淘汰力度。特别是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在政府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目标下,上述高耗能行业受到强力调控,而上述四大行业又是主要的耗煤产业,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以上。有业内人士计算,为此今年的煤炭需求量将最少下降1亿吨。
“二季度之后,各流域水量丰沛,水电发电量大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火电发电量增势,而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在三季度延续。”8月17日,资深煤炭行业专家李朝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需求减少对煤炭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建伟在8月17日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山西省内重点电厂的电煤库存从6月底后就一直呈上升态势,维持在10天用量以上,不存在缺煤问题。”与山西的情况一致,截至上周,全国各地电厂库存电煤量仍然处于高位,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南方电网重点电厂电煤库存平均可用天数分别为17天、31天和21天,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8月9日—8月15日的一周时间内,以山西大同动力煤为主要销售煤种的秦皇岛港,煤炭铁路调进量呈现上升趋势,增幅达14%。截至8月15日,秦皇岛港煤炭场存为734万吨,创历年来同期高位。
与以往煤炭行业夏季“迎峰度夏”时的供应紧张,“煤荒”频现不同,2010年的夏秋季节全国煤炭供应呈现了“宽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