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要想在物流市场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配置一定的稀缺性资源,其中,仓储和货运能力是最基础的必备条件。
一、 了解十种战略模式,找准企业定位。
运作模式一 拿到某家具有一定垄断竞争市场地位大型运输企业所授权的独家货运代理及其相关延伸业务的代理权,通过这两类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发展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1、 原理:企业专门为某一具备一定垄断竞争市场地位的大型运输企业做独家货运代理,负责为其揽取货源,同时,企业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展与所代理业务有关的各种延伸业务,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所代理的运输企业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运输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为广大货主提供运输业务为核心的一条龙物流信息服务,而这又将有助于所代理的运输企业货源的大量增加。当所代理的运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运力后,又能进一步为广大货主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服务,这就形成一种多方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保证了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2、 弊端:获得某家具有一定垄断竞争市场地位的大型运输企业授权的独家货运代理权是此种模式成立的前提条件,一旦企业所代理的运输企业收回其业务代理权,企业就面临着主营业务将必须全面转型的困境。
运作模式二 从进出口代理贸易业务和部分简单物流业务到全面供应链管理业务。
1、 原理:在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和部分物流业务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以适应世界物流业发展的规律,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企业提供全面的量身订制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2、 基本配置:一是要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和国外的一些地区设置的一定数量的仓储平台;二是为国内各主要干线和相关配送区域配置的一定规模的运力;三是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其他有关的基本设施。
运作模式三 以仓储信息为基础,向运输、配送等相关业务延伸。
1、原理:以仓储业务作为企业的基本业务,向与仓储有关的运输和物流配货等业务延伸,进而为客户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在增加业务种类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企业原有的仓储业务的发展。
运作模式四 企业在成立之初即专门针对某些类别客户为其提供部分或全面的企业物流外包服务,并随着这些类别客户的业务发展而增加相应的物流业务。
1、 原理:专门针对某些类别客户为其提供企业物流外包服务,成为这些类别客户专业的企业物流外包商,随着企业提供该项服务内容的扩充和质量的提高,可以取得更多同类客户的信任,从而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 基本配置:一是设置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和国外的一些地区的一定数量的仓储平台;二是为国内各主要干线和相关配送区域配置的一定规模的运力;三是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其他有关的基本设施。
运作模式五 高标准、高起点地直接按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标准进行新建物流企业的规划和投资。
原理:在企业正式介入物流行业或进行大规模扩张之前,即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发挥后发优势,按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企业物流项目的规划、投资和运作。
运作模式六 以空运代理、海运代理为基础,并综合从事代理物流商检报关报检、深港运输和部分港口业务或其他业务。
原理:以传统的空运代理或海运代理业务为基础,同时实行多元化发展的方针,开展代理报关商检业务等,采取见缝插针,有业务就做的经营策略,努力增加企业的经济增长点,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运作模式七 投资兴建集装箱码头, 不断提高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原理:通过投资兴建集装箱码头,建造用于集装箱班轮停靠的泊位,并兴建其他相关码头配套设施,以吸引各国船公司开设的不同航线的集装箱班轮定期挂靠码头,向停靠码头的集装箱班轮收取相关的费用而取得一定的盈利。同时,企业在码头经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增建泊位并实现码头泊位和配套设施的及时升级换代,增加码头的集装箱处理能力,从而保证企业较高的成长性。
运作模式八 组建集装箱运输车队,大力发展公路运输业务。
原理:通过购置一定数量的车辆,组建一定规模的集装箱货运专线运输车队,开展普通集装箱疏港运输、码头内运拖车运输服务、珠三角与长三角之间的干线运输、保税区运输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等专业化公路运输业务。
运作模式九 成立航空公司,开展国际和国内航空运输业务。
原理:是通过购置一定数量的飞机,经营一定数量的国内航线、国际和地区航线,向使用其航空运输服务的货主收取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而获得一定赢利。
运作模式十 投资大型物流园区,并以物流园区为单位开展承揽企业物流外包业务。
原理:通过投资兴建物流园区,为入驻客户提供用于仓储、配送、展览、交易、办公、生活一体化需要的场地和设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向其收取相关费用而获得一定的盈利。同时,在整合利用物流园区入驻企业的物流资源的基础上,以物流园区为单位开展承揽企业物流外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