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
[切换城市]
打造苏州高新区物流发展新高地
2010-06-02    来源: 中铁物流网

交通经常被用来比作经济的大动脉,而物流业则是这个大动脉上最活跃的因子。苏州高新区是交通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区,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物流业作为苏州高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正显示出勃勃生机。
丰富载体 完善功能 提升投资环境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迎来了开门红,完成监管货值55.8亿美元,货运量1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80%和148%,其中完成监管货值这一项实现了同比增长近2倍,朝着全年实现300亿美元的目标稳步前进。
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外贸进出口出现企稳回升、总体形势向好的大背景下,保税物流中心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的不断优化是实现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9年6月24日,位于保税物流中心的苏州高新区监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监管中心总体规划10.65万平方米,总投入达2亿多元。功能涵盖了理货功能、查验功能、放行功能、存储功能,可开展保税物流中心(B)业务、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业务、出口加工区专属区域通关业务和陆路通关监管点业务四大业务。2010年3月30日,江苏省首个航空异地货站——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货站正式启用。异地货站总占地面积1276平方米,其中仓库面积866平方米。这个“虚拟的空港”就如同把浦东机场延伸到了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只要直接把货物发到这里,就等于进了货机舱,不仅比原先节约了时间,而且还节省了5%~10%的费用。依托地理优势,保税物流中心除了空运外、在水运、陆运、铁运等方面也实现了转关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心先后与保华集团旗下的长三角内河港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促成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目前,保税物流中心内已聚集了45家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平台,凭借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为客户设计、协调和实施供应链策略,提供VMI、DC等综合物流服务。目前,保税物流中心正在引进著名的国际电子通路商,据介绍,原来中转分拨业务全部集中在香港,保税物流中心引进中转分拨业务后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升苏州高新区的投资环境。
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是中心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对入驻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了解协调,并及时反馈企业对服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建议及要求;定期与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争取优惠政策,降低企业通关和物流运作的成本;优化完善区内功能配置,为入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紧贴市场 追求创新 扩大业务范围
如何运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运力,在提高仓库利用率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这是物流行业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作为苏州高新区大型综合性物流运营商,一直秉承着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前进。
某企业在省内有多家生产厂和供应商,需要一个高效的链条将其各个部分链接起来,物流业在其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前,该企业的各个厂区内共设立100多个仓库,仓储和物流的成本都非常高。中外运高新物流参与了该企业的物流业务后,运用了“MILK
RUN(循环取货)”业务,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模式来源于国外,中外运高新物流是第一家运用该模式的国内企业。这种模式不是由供应商自己将配件运送到客户工厂那里,而是物流公司根据客户工厂的物料需求计划,按最优的集货运输方案到供应商处取货,再集中送到客户工厂。由此,只需要设立5个配送中心就可以将原本1.5亿元货值的仓储降低至5000万元,原本需要近百辆汽车,现在只需要十余辆,每年仅物流成本这一项,就可以节省30%。
 这种模式听上去简单,事实上操作起来需要有很多硬件和软件的条件,对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的要求非常高。据介绍,这种模式目前国内只有中外运高新物流一家能做。因为公司具备了一流的管理和运营团队,而且还拥有国内企业唯一的一个STMS管理系统。不仅如此,公司在引入该模式后,还充分结合了中国物流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符合中国市场。据统计,公司实施该项目以来,为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市多家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短短两年内,就为公司创造营业收入600万元以上的优良业绩,2010年他们将把这项业务带出苏州走向全国。
拓展新业务给公司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盈利,更是获得了创新带来活力的精神洗礼。靠政策吃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只能靠市场、抓创新才能再立潮头。对此,公司上下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调整和完善内部管理的同时,尽快进行业务转型成为公司上下的当务之急。公司开始大力开拓国内物流业务,相继引入了统一、海尔、王子妮飘、欧莱雅、迅达电梯等大型国内物流客户,迅速填补了因金融危机和监管业务丧失造成的大面积空仓。此外,公司开展的仓单质押业务也开始正式运作。公司与生产资料交易中心的合作也进展顺利,试营业以来,招商引资及码头堆场的吞吐量持续增长。据悉,公司将于近期推出金融物流服务项目,届时,公司的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